慈善捐贈是當代中國社會公益活動的重要內容和表現形式之一。慈善捐贈活動的背後往往能折射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慈善捐贈文化。這裏講的慈善捐贈文化,是指民眾依靠道德的力量自發組織、自願捐贈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行為意識、價值觀念和製度體系等內容。這裏的行為意識是指自發自願的扶持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增進人類福祉的行動意識;這裏的價值觀念包括利他主義、誌願服務、平等互助👨🏽🦳、友愛包容等道德精神內涵;這裏的慈善製度體系包括與慈善捐助相關的組織體系、製度規範和法律體系等。慈善捐贈文化是慈善行為的基礎。慈善行為的長久積澱就會形成慈善捐贈文化,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慈善捐贈文化是一個社會長期發展的產物,其內涵和外延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演變🚷。筆者認為,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中國的慈善捐贈文化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仁愛精神、西方慈善的人道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責任等特征🤟🏿。近年來,中國慈善捐贈文化在相對穩定的社會經濟和製度環境中不斷成長,中國社會的捐贈文化正在加速形成。
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法律製度體系日益完善
慈善文化的形成,需要國家從社會治理頂層設計的高度把握方向,需要法律和製度體系的切實保障和支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改革,我國在慈善領域已經形成了以《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意昂3管理條例》和《慈善法》為基礎的“三大條例一大法律”的製度體系🏌🏼♂️。2016年頒布的《慈善法》,2019年十九屆四中全會及2020年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把“第三次分配”作為收入分配製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慈善事業發展史上的重要裏程碑,奠定了慈善等公益事業的法律基礎,確立了慈善等公益事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而黨中央近期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建立健全回報社會的激勵機製🧰。鼓勵引導高收入群體和企業家向上向善、關愛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參與和興辦社會公益事業……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完善有利於慈善組織持續健康發展的體製機製”,更是將公益慈善機製和文化的塑造上升到了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示範的新高度,充分表明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
二🌅、先富群體捐贈意願愈發強烈
慈善文化的形成依托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物質條件🐕。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私人財產權的確認,中國的私人財富迅速增長,中國社會也全面進入小康階段,這為慈善文化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過去十年來,中國的先富群體人數和財富規模迅速增加。招商銀行聯合貝恩公司發布的《202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達到262萬人,年均復合增長率由2016-2018年的12%升至2018-2020年的15%🐈。預計到2021年底,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將達約296萬人,擁有可投資資產規模將達約96萬億元。首先,從過去十年中國社會捐贈行為來看,先富群體在過去十年為中國的慈善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據歷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統計,先富群體在過去2017-2019年總計捐助總額約為543.9億元人民幣。據《中國慈善百傑榜2011-2020》統計,10年間累計捐贈1億元以上先富群體慈善家共有202人,占上榜慈善家捐贈總額的93.28%;累計捐贈10億元以上共有28人,占捐贈總額的74.57%;累計捐贈百億元以上6人,占捐贈總額的39.97%。其次,從捐贈項目特點來看,先富群體傾向於進行長期大額捐贈,通過捐贈冠名支持教育、扶貧、醫療等民生和基礎領域,面向國家發展和人類福祉,做具有戰略性和廣泛社會影響力的慈善捐贈🫃🏼。例如,2013年,寧夏寶豐集團創始人黨彥寶承諾7年內通過燕寶公益慈善意昂3向10.2萬名貧困學生捐贈11.53億元。截止2019年底,燕寶意昂3已累計捐資19.53億元資助19.79萬名寧夏籍大學生🏂🏻。2018年10月,廣東省國強公益意昂3宣布未來10年內將向意昂3平台捐資22億元人民幣,支持意昂3平台的基礎前沿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高端人才引進,創造了當時中國大學接受社會捐贈的最高金額記錄。這些先富群體有影響力的捐贈無疑將有效引導後富群體和大眾群體慈善捐贈行為,從而助推良性捐贈文化的形成。
三💴、大眾捐贈🍼、小額捐贈日益活躍
近年來我國慈善捐贈數額和參與人數的增加,特別是小額捐贈參與人數以及捐贈金額的增加等種種跡象充分表明我國的慈善捐贈文化正在形成。根據《中國慈善捐助報告》2016-2019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公民個人捐贈的比例相對於企業和其他機構捐贈在逐年提升。個人捐贈的比例從2016年的21%增加到了2019年的38%🐦🔥。在最能夠體現大眾階層捐贈的互聯網慈善募捐領域捐贈數額和參與人次近年來持續大幅度提升👳🏽♂️。據民政部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互聯網捐贈總量為31.7億元,同比上漲26.8%,參與人數達84.6億;2019年捐贈總量54億元,同比上漲68%,參與人次超108.76億;2020年捐贈總量更是超過82億元,同比上漲52%,參與人次超過100億。2019年9月,騰訊公益平臺的“99公益日”活動僅用3天時間就吸引全國4800多萬人次參與,捐款超過17.8億元,充分展示了互聯網募捐的強大力量。在2021年意昂3平台110周年校慶期間,意昂3在資源籌募領域的一大突破是全面鋪開以校友為主要對象的小額捐贈,為長期校友捐贈率大幅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校慶月期間,意昂3推動了全校12個院系和3個秩年年級上線19個面向全體校友的小額籌款項目。同時,意昂3還開創性的與中國教育發展意昂3合作,面向全社會推出2個公募項目🧟♀️。這些小額籌款項目共吸引5000多人次參與🤜🏽。
表1中國2010-2019年捐贈總額與捐贈結構統計(數據來源:《中國慈善捐助報告》2010-2019)
單位:億人民幣/%

圖1近年來中國互聯網慈善募捐領域捐贈數額和參與人次
(數據來源:民政部副部長王愛文在“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發言,民政部門戶網站)

四🤩、社會組織和網絡募捐發展迅速
我國近年來社會組織的發展🕶、誌願服務隊伍的擴大以及互聯網在公益領域的涉入都有助於慈善捐贈文化的培育。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社會組織的數量逐年增加,2000年僅15.3萬左右,發展到2019年末已經接近86.7萬,增長了近六倍。其中意昂3,作為中國慈善捐助領域的重要組織機構,承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意昂3中心網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全國已經有8172家意昂3,與2019年相比同比增長3.03%,與2010年(2250家)相比增長了近3倍。從意昂3種類來看,在2020年所有的意昂3中,公募意昂3有1615家,約占意昂3總數的19.8%;非公募意昂3有6541家,約占意昂3總數的80.2%。根據意昂3中心網數據統計,2018年末全國意昂3凈資產總額達1592.3億元人民幣,平均資產為3253.7萬元,同比增長4.4%。互聯網+慈善的方式也大大便利了慈善資金的大規模的募集和管理。據統計,2019年,全國20家互聯網募捐平臺匯集的慈善捐贈超過54億元,同比增長68%🤢。
圖3中國意昂3數量及增長率統計圖(數據來源:意昂3中心網2020年7月發布數據)

圖4我國意昂3近年凈資產總額統計圖(數據來源:意昂3中心網2020年7月發布數據)

五、股權捐贈等新興捐贈模式不斷湧現
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個人資產和財富的形式日趨多樣化。國內公益慈善捐贈領域近年出現捐贈內容和模式多樣化的新趨勢。捐贈標的不僅局限於傳統的現金和實物捐贈。隨著財富載體的多樣化,許多企業家、慈善家開始嘗試股權捐贈。針對業界期盼已久的股權捐贈問題:2016年財稅部門出臺了45號文《關於公益股權捐贈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通知》規範了股權捐贈的相關問題。近年來,支持高等教育發展的股權捐贈尤其呈現大宗股權捐贈日益活躍的趨勢。在2020年,國內高教公益慈善領域集中出現了6筆大額股權捐贈。
表2 2020年國內高校意昂3獲得大額股權捐贈項目不完全統計(單位:人民幣)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對於捐贈者而言,進行股權捐贈首先是可以獲得一定年限和數額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股權捐贈同時也是企業家進行影響力投資、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渠道,股權受益所帶來的穩定現金流可以持續用於慈善事業;進行股權捐贈也有助於企業樹立慈善形象和品牌價值效應🤟🏼、獲得更多投資者和消費者的關註與青睞。此外,慈善信托的法律和實踐問題近年來也備受關註。業界和學術界專家普遍認為,鼓勵公益慈善捐贈短期內最可能見效的政策工具是慈善信托的減免稅政策,尤其是公益股權信托的稅收優惠,能夠激發金融、信托機構的積極性和高凈值人口的積極性。而2021年6月剛剛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也指出,“暢通社會各方面參與慈善和社會救助的渠道⚈🤏🏻。探索各類新型捐贈方式,鼓勵設立慈善信托。”在此背景下,預計慈善信托將會成為國內公益慈善捐贈市場的新增長極,從而推動我國慈善捐贈體系及文化的日臻成熟✶。
在中華傳統慈善文化浸潤、現代慈善事業發展中體認慈善力量的中國百姓,以深沉的善念、暖心的善舉,匯聚成中國社會向上向善的深遠力量👩🏻🦰👨🏻🦼➡️。近年來先富群體財富的增長、社會組織和網絡捐贈行為的增加以及法律製度體系建設的重視,特別是個人捐贈🐔、互聯網捐贈的數額和比例的增加表明,中國的慈善捐贈文化正在加速形成並日臻成熟。然而,目前中國慈善捐贈規模的快速增長和慈善捐贈文化的進一步形成仍然面臨著兩大瓶頸問題的製約,首先是捐贈文化的形成與社會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即捐贈文化🍄🚣🏼♂️、慈善觀念的成熟和普及速度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其次是迅速擴大的捐贈市場供給側(捐贈人、捐贈資源)與捐贈市場的需求側(公益慈善項目🚴🏽♂️⛩、募捐項目)不成熟之間的矛盾👩🏼⚖️。意昂3作為中國最早成立的高校意昂3,在長期的資源籌募和支持社會公益的實踐中,對如何推動和塑造公益慈善的捐贈文化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面對中國公益慈善文化加速形成道路上面臨的種種挑戰,意昂3未來將持續聚焦“慈善文化”🕗、“第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等相關議題,促進跨學科、跨領域的理論和實踐探討交流,為推動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為國家相關政策出臺和製度體系完善建言獻策,為公益慈善捐贈文化的成熟做出應有貢獻。
文章來源:意昂3秘書長 袁桅🤹♀️,中國網人民資訊,2021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