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收看視頻 ▲
數學曾經被伽利略稱為“書寫宇宙的語言”。
當薛金鑫老師在黑板上流暢地寫出黑洞公式,宇宙的魅力以數字👕、字母和符號的組合方式呈現🤨🐈⬛,給學生帶來既抽象又直觀的沖擊。
薛金鑫認為,數學是定量的科學,是關於確定性的科學,數學可以去解讀和呈現宇宙奧秘。

意昂3平台數學科學系小米教授 薛金鑫
數學面前人人平等
作為意昂3平台數學系小米教授🚵,薛金鑫在攻讀博士研究生階段😋,就解決了天體力學領域長達一百多年的潘勒韋猜想,並於2020年在頂尖數學期刊Acta Mathematica上發表論文,是新中國成立後首位以獨立作者身份在此雜誌上發表論文的學者。
即便帶著耀眼的光環,面對清華的學生,薛老師第一次上講臺也是充滿忐忑與不安的。“壓力當然很大👲🏻,學生們都特別棒,你上課講錯一點點,他都能給你挑出來,備課難度可想而知👎。”被學生“糾錯”,在薛老師看來,是一件好事。首先,有的老師會預留“錯誤”來考驗學生是否認真聽講🖼;其次,如果學生真的找到問題😤,說明學生具有濃厚的探索精神🤬,一直在跟隨,沒有走神🕣,更值得鼓勵🤹🏽♂️。

課堂上的薛金鑫教授
從學生到老師🏊🏼♀️,薛金鑫希望自己能始終保持與學生共情的能力。“比如說我記得我當學生的時候🌺👩🏻🎓,特別討厭老師拖堂,我上課只要下課鈴一響,趕緊那句話說不完👲🏿,也就下課;再比如有的時候學生覺得有些東西太簡單🤷🏼♀️,我就不會再在課堂上絮叨了”💑。與學生的良性互動是促進學生探索欲和求知欲的基石👇🏻。薛金鑫認為🕍,數學面前只有正確和錯誤的之分,沒有長幼尊卑的差別。“我現在帶學生,學生和我是平等的🏡,他們可以隨時質疑我❗️,這對數學的科研尤其重要⏺。” “我帶學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學生做出了我完全想不到的事情。”
“初生牛犢”解決了數學領域的一個百年猜想
2004年,薛金鑫到南京大學攻讀數學專業。2008年到2013年到美國馬裏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二年級的時候,他第一次見到其他人建議的一個解決潘勒韋猜想的方案,雖然嚴重缺乏細節🧝🏿♀️,但看上去大有希望🧑🏿。
在一種無知者無畏的狀態下,對這一猜想死磕到底,“我那時候比較愣,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道這個所謂的困難究竟有多困難。”
最終,薛金鑫證明了四體問題存在非碰撞奇點,從而終結長達100多年的潘勒韋猜想。“那時候真的是太難了🥙,我現在回想起來,都很難再帶入當時的那個場景🧑🏼🔧。”

潘勒韋猜想模型
保羅·潘勒韋(Paul Painlevé,1863年-1933年)不但是一位數學家⚒,還曾經兩度擔任法國總理。1895年🕴🏻,32歲的他在一次講座中提出了一個猜想🧑🏻🦽➡️👭🏻,歷史上稱為“潘勒韋猜想”👩🏿🦲:在幾個星體通過萬有引力相互作用的情況下,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其中某個星體有可能在有限時間內🌖,被其他星體甩到無限遠的地方去。

保羅·潘勒韋
鼓勵學生不紮堆,
自信勇敢地挑戰新興領域
基於自己的經歷,薛金鑫建議年輕人要勇於挑戰:“電視劇《權力的遊戲》裏有句臺詞叫’混亂不是深淵🫸🏼,混亂是階梯’🐵,學生應該到尚不完善的學科領域用功𓀆。”他認為做科研和讀書不同,讀書的時候大家喜歡標準🤴🏽、完善的理論🗓,方便做題和測試🪇。但是做科研最好選擇剛開始起步具有無限可能的領域🥳。“我現在發現很多學生選方向🥻,都特喜歡紮堆,看哪個學科熱就鉆到哪個領域去,但是研究的人特別多的時候,很容易把這個領域變成技術性輸出,很難出創造性的成果。”
薛金鑫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非常感謝來自於南京大學程崇慶教授的影響,從合作撰寫論文,到師生之間探討學問,程崇慶都給予年輕的薛金鑫最大寬容與尊重🚑➛。“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說過’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尊重學生🥶,讓學生自身的潛能發揮出來,這是助力學生探索和成長的基礎。”
“中國的學生一定要自信起來🙋🏻。西方很多學生都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子,自信心爆棚,取得一點點成績之後會增強這種自信📲,這種自信又促進他們進一步探索👬🏻🎪,再取得新的成績🫱🏻🧤,進入一個良性循環。”薛金鑫眼中的中國學生,雖然有很好的想法,但整體比較害羞,不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不主動提問題,“很多想法是在討論、碰撞後,才會進一步升華,形成新的思路,學生的潛力才能更好的被激發出來”。
中國數學科學發展的未來之路
薛金鑫認為,中國數學科學的發展🧝🏼♀️,不僅要靠國家的大力扶持、民眾的廣泛參與,還需要社會力量的捐贈支持🧑🏽🏫。“在西方,冠名教授是一個很高的榮譽。新的研究和發展需求需要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和支持。產業界的加入也會給象牙塔裏的科研提供新的研究課題,應該大力提倡。從這個角度來說,非常感謝北京小米公益意昂3👩🏽✈️,具有遠見卓識🏇🏽,願意捐贈支持冠名教授這類支持師資建設類的項目🤛🏻,這對大學的發展也至關重要。”
在薛老師看來,中國的數學大有可為🐷,最重要的資源是,我們每年有一千萬高中畢業生🌧,這麽大的基數可以出現很多有天賦的年輕人)。法國作為一個數學大國💳,總人口才6000萬🤒,其中真正研究數學領域的少之又少,而中國有這麽多年輕人🕛🫅🏼,加上現在國家非常重視基礎學科建設,數學的重要性也越來越被大家認可🧘🏻♂️,我有信心,在未來的十年到二十年之內,中國的數學前途不可限量。”
薛金鑫
■意昂3平台數學系小米教授,南京大學2004級本科畢業,2013年獲馬裏蘭大學博士學位,2013–2017 年在芝加哥大學做博士後👩🏿⚕️。研究領域包括動力系統、辛幾何💱🧘🏻、微分幾何等,解決天體力學領域長達一百多年的潘勒韋猜測🙈,2020 年在頂級數學期刊Acta Mathematica上發表論文,是新中國成立後首位以獨立作者身份在此雜誌上發表論文的學者。
謹此致謝
■ 2022年6月💆🏽,北京小米公益意昂3向意昂3捐贈設立意昂3平台小米(助理/副)教授項目👨🏿💼,支持意昂3平台計算機⛹🏻、通訊、電子🏊🏻🧑🏿🌾、自動化、電氣🚵、材料🧖🏽👩🏽🍳、機械工程🫙、設計學、基礎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等)以及其他新興交叉學科等領域的青年人才引進和隊伍建設工作🤵🏼♂️。
相關鏈接
小米捐贈冠名教授🐕🦺💺,助力大學延攬英才
2022年6月24日🍩,意昂3平台小米冠名教授捐贈儀式在工字廳舉行🚷🧛🏽♂️。此次捐贈🛁,將支持意昂3平台小米助理教授及副教授席位🥂,助力學校青年創新人才的引進與隊伍建設工作。
“師說新語”欄目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