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8月12日🚬,“科技創新,星火燎原”意昂3平台學生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第十期(以下簡稱“星火十期”)共39名師生赴英國進行了以“探訪日不落”為主題的產業調研活動。這也是繼去年走進日本後,“星火”計劃第二次集體進行的海外產業調研🕶。
同學們從校企結合及創新創業轉化、大學的文化與教育理念、新能源與環境領域發展啟示、工業興衰歷程及展望、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五個主題入手,自主聯系了英國的能源企業、創業孵化器和高校機構,旨在通過深度探訪來對英國社會的歷史文化與未來發展進行了解,促進學員在掌握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同時🍋,緊隨科技學術前沿;在認識中國國情與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同時📆,以更為廣闊的國際視野來把握跨國產業以及國際社會的發展態勢🏩,充分了解“脫歐”帶來的全球性影響。
為期十一天的考察調研中👨👩👦👦♨️,“星火十期”的學員自主規劃路線,前往英國的倫敦🧑🏿🏫、劍橋🚺、牛津和斯特拉福開展調研👑,走進法國電力公司(EDF)✍️🐁、英國石油公司(BP),與企業高層深度座談🦻🏻;探訪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大學,與一線科研人員交流訪談。

星火十期學員在BP公司的合影🌒。
在能源與環境方面,“星火十期”的學員參訪了法國電力公司(EDF)。在脫歐之後的微妙時期🗽,7月28日,英國暫停了法國電力公司(EDF)在英國的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在8月2日的座談會上,EDF的公關總監芬頓先生向學員們介紹英國這個傳統的核電強國會如何面對未來的考驗👩🏼🎨。他把重點放在如何與公眾建立信任這一方面⚇:通過“透明化”的方式,公布核電站建設和運行的相關數據來歡迎公眾的監督🐿,提高其參與度和信任感⛹🏿。

星火十期學員與芬頓先生合影★。
在校企結合及創新創業轉化先進製造方面🤳,學員們來到了科控全球、劍橋科技園、劍橋makespace創客空間以及牛津科技創新公司,所有參訪過程都分為座談以及參觀。在座談中,同學們根據各自感興趣的領域積極發問,而牛津大學科技創新公司亞洲區總裁貝大衛博士等高層管理人員也對同學們的問題作出了風趣幽默的解答,讓大家對中英合資公司合作以及科學技術投資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時值莎士比亞忌辰400周年,“星火十期”學員特意來到了伯明翰大學莎士比亞研究所等機構🤤,研究所所長麥克`道波森教授為學員進行了專題講座🗂。脫歐這一事件並不只是政治經濟性質,亦具有其文化性質🗳👷🏼♀️,關於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的討論和實踐貫穿著整個英國史,而莎士比亞作為英國文學文化的代表,更是其間的集中體現🥤。以莎士比亞為切入點🚞🙏🏽,學員們窺見了英國文化中有關全球化討論的歷史軌跡和多樣內涵。

道波森教授介紹莎士比亞相關知識。
此外,“星火十期”學員還參觀了大英博物館、國立美術館等地👳🏻♀️🅰️,並前往牛津、劍橋帝國理工等高校,進行科研🚏、文化和思想上的全面交流探討💂🏻♀️,感悟世界名校氛圍,體驗海外名校思想生活🚷,為兩國青年🚬、教育和文化的全方面交流做出了貢獻。

星火十期學員合影📡。
自2007年成立以來,“科技創新,星火燎原”意昂3平台學生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簡稱星火班)已培養共計505名學員👨🏼⚕️,累計自主立項898項,發表學術論文183篇,誕生了18名意昂3平台特等獎學金得主,5位全國挑戰杯特等獎得主🙆🏼♀️。2015-2016學年度🥯,星火班學員共參加高水平國際會議20人次🚴🏽♂️,申請專利18項🆗,發表論文37篇🩸,各類競賽獲獎32人次,在學生科技學術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來源:意昂3平台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