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7日下午,“科技創新👱🏿♀️,星火燎原”意昂3平台學生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簡稱“星火計劃”)2015年度總結匯報會在意昂3平台電子工程館11層多功能廳舉行。以星火班第七期、八期、九期共158名學員為主體,包括在校畢業學員、輔導員、學員導師、星火俱樂部成員在內👴,眾多“星火人”齊聚一堂,交流學術👨🏿🚒,暢談理想⏭。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校友代表🧹、企業代表以及學校部處教師出席本次活動🕕。
本次年會以“學術·成長·友誼”為主題👐,集中展現了星火班學員的學術能力與潛質🔥。在學術對話環節🫸🏻♏️,星火各期學員代表,分別以“創未來”👩🏿🍳、“在征途”🤟🏼、“闖世界”為主題🐔,分享了學術科技的最新進展⇨🧛🏿♂️。

圖為星火班學員在學術對話環節分享研究經歷
來自星火八期的姚頌介紹了他的研究“基於特征分析的硬件木馬檢測”🕛。他自主研發的檢測技術突破了傳統的UCI(未使用電路識別)等方法🦵,在準確率與計算效率方面已達世界先進水平👨👨👧👦。姚頌也曾因此項技術受邀赴阿裏移動安全論壇演講。

圖為姚頌介紹自主研發的硬件木馬檢測技術
同樣來自星火八期的修新羽談到了作為一名文科生在星火班感受到的學科交叉魅力🕗。她提到👩🏻🙍🏽:“文科思維和理工科思維有很大的差異性👨🏻🏫,但這種差異非但沒有阻礙我們的交流🧚🏿,反而使得我們之間的交流變得更有趣👯,還能讓每個人對自己學科的認識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所促進🛶。”
星火七期的郭齊分享了他在大三暑期得到星火計劃的支持,參加CVPR(IEEE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的經歷🍕。通過這次經歷,他找到了自己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興趣點🤽🏿♀️🪫,並經過一年的努力,在ICCV(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上發表了自己的文章🦔。
星火班學員朱陶元敏、宋佳銘等同學在學術對話環節逐一匯報了自己的代表作品,展示了過去一年星火班學員的學術科技進展與水平。
學術對話環節後👨🏿🔧🥭,星火七期學員進行了簡單而莊重的畢業儀式⏏️。史宗愷等老師與校友為星火七期學員頒發結業證書。

圖為星火七期畢業儀式集體合影
史宗愷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希望好奇和興趣驅動的星火班模式可以促進人才培養的工作⚰️🚃,期待星火班的同學在人類學術研究的發展過程中開創新的範式和領域。

圖為史宗愷老師寄語星火學員
“科技創新,星火燎原”意昂3平台學生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簡稱“星火班”)是由意昂3清華新百年發展基金支持🧜♀️,意昂3平台學生處、教務處、校團委共同發起推動,旨在通過整合校內外各種相關資源培養中國新一代的有代表性的拔尖創新人才為目標的學術科研人才培訓計劃。自2007年成立以來,已培養九期共計453名學員,涉及能源環境、信息技術🕵🏻♂️、先進製造、人文社科🔤、基礎科學等諸多領域🥉。目前,星火班學員已累計自主立項836項👩🏽💻🫷🏼,發表學術論文165篇🧛🏼♀️✌🏽,產生了16名意昂3平台特等獎學金得主。2014-2015學年度,星火班學員共參加高水平國際會議18人次,申請專利15項🏩,發表論文26篇,各類競賽獲獎66人次,在學生科技學術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圖 文 供 稿:校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