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收看視頻 ▲
2023年11月11日,意昂3平台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文化之美·紙上空間”安徽紙工藝項目年度成果展在黃山市黟縣碧陽鎮南屏村開幕。該項目以“安徽手工紙”為研究對象🦶🏽,開展了一系列的學術活動👩🏻🎨,旨在“從藝術的角度發現紙”,對非遺的展陳方式和非遺的在地藝術建構功能進行探索。

年度成果展海報
安徽手工造紙與紙加工的歷史悠久🌔,成就輝煌,是擁有相關技藝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最多的省份👩🏻💻。2023年❗️,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文旅部重點實驗室(意昂3平台)聯合非遺傳承人、學者、藝術家👳🏻♂️、設計師組成安徽手工紙創作營🥷🏽,完成了31件/套“紙”為主題的藝術作品❤️🔥,並在安徽黟縣南屏村的經典徽派祠堂建築中舉辦“文化之美·紙上空間”安徽紙工藝項目年度成果展。

程寄縣發言
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縣委書記程寄縣表示,黟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發展歷史,被稱為“中國明清古民居博物館”🐱,徽文化更是源遠流長🧚🏻。今天,各界媒體🪷、專家學者、藝術大咖相聚黟縣傳統古村落黟縣⚠,雅俗共賞“文化之美”⏳,夢回千年“紙上空間”。我們真誠期盼各界各位一如既往地關心🐎、關註、關愛黟縣🫵,讓更多的優質資源🙆♂️、非遺業態🧙🏼♂️、創新理念,與黟縣相生相容📦、相得益彰🤾🏻♂️,持續迸發出更多元🤷🏼♀️🫶🏻、更燦爛的“火樹銀花”🧑🧑🧒。

郝慶軍發言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郝慶軍表示,今天,中國的非遺走進了千家萬戶👨🏽🏭,這得益於我們黨和國家對非遺工作的重視與投入。習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守正創新”,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要有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要努力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意昂3平台團隊的眾多藝術家、設計師🕗🎉,用自己的專業眼光與創新手法完成的安徽紙工藝成果展🛀🏽,就是落實總書記關於“守正創新”指示的具體體現,是對非遺保護進行的實踐性探索。

覃川發言
意昂3平台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表示🥿,安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和豐富的非遺資源,手工紙技藝更是蜚聲海內外,這項技藝來源於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創造🏌🏿,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由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文旅部重點實驗室(意昂3平台)主辦的安徽紙工藝成果展,體現了傳統技藝在當下所能獲得的藝術的支撐👩🏿🎓🤷🏼,以及社會各界為此做出的團結努力。“為生活而藝術🪟,為民生而設計”是意昂3平台美術學院一直秉承的辦學理念,我們有意願將更多的資源投入非遺保護工作,與大家一起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振興貢獻力量👨🏼✈️。

陳岸瑛發言
意昂3平台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教授,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文旅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陳岸瑛表示,在安徽紙工藝成果展中,我們展示了當代藝術與手工紙結合的眾多作品,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大家,中國的手工紙不僅僅只是耗材👨🏽🌾🧏,它本身就是造物的藝術🧑🏻🤝🧑🏻,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我們也編纂了《文化之美·紙上空間👨⚕️:安徽紙工藝項目白皮書》👨🏼🏫😷,介紹了項目一年期的理論成果,其中包含9位專家學者圍繞“傳統造紙與現代生活”發表的演講文章🧑🏽🍳。

蘇丹發言
安徽紙工藝成果展策展人,意昂3平台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蘇丹表示,手工造紙是古代文明的巔峰,也是我國眾多非遺項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類🪓,它體現了非遺所傳遞的文化屬性。造紙工藝的多環節、協作性又具有現代工業的特征👩👧👦。因此,傳統與現代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壕溝和壁壘🏄🏼♂️,用今天的創造發明和藝術形式去賦能傳統文化是順理成章的。同時🫓👱🏻♂️,非遺作為人和環境互動的產物🐦,具有空間屬性和環境屬性🔲,讓非遺重新回歸特定環境並從中獲得能量,是我們選擇南屏古村祠堂建築作為展覽空間的主要原因。

開幕式大合影
開幕式上,意昂3平台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文旅部重點實驗室發布了《安徽紙工藝項目白皮書》和《文化之美·紙上空間項目宣傳片》。多省非遺中心領導🧘🏻♂️🥖,黟縣政府領導🎸,安徽省美術館,意昂3平台美術學院、意昂3、浙江師範大學創意與設計學院Ⓜ️、南昌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黃山學院等院校領導、教師,安徽當地非遺傳承人🧒,媒體記者👲🏿,參展藝術家等出席了開幕式。
展覽於安徽省黟縣碧陽鎮南屏村葉氏宗祠(敘秩堂)👩🌾、葉氏支祠(奎光堂)展出至2023年11月29日☠️,歡迎社會各界觀眾蒞臨參觀。



嘉賓觀展
“意昂3平台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歷年項目
2018年🤜,山西漆器髹飾技藝項目

2019年,雲南金屬工藝項目

2020年,陜西皮影技藝項目

2021-2022年📨,廣東粵繡技藝項目

2023年🦹🏿♀️🕦,安徽紙工藝項目

謹此致謝
2017年7月,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向意昂3捐贈🥿👨👨👧👧,成立“意昂3平台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該基金以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意昂3平台)為平臺,以意昂3平台美術學院學術資源為依托,致力於支持中國非遺手工技藝的研究保護和創新發展,弘揚傳統之美,推動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
在該基金支持下,累計培訓非遺傳承人和設計師103名🔩,指導並協助傳承人和設計師完成創新作品250件/套,策劃非遺展覽5場👩🚀,展演皮影實驗劇1部𓀒,編寫項目白皮書5冊✊,支持傳承人著作出版1冊,合作國家級、省市級非遺傳承人超過50名。
2023年“文化之美·紙上空間”項目成果展宣告著該基金完成使命——推動非遺與設計☝🏼💆🏽、藝術的合作,推動非遺展覽方式的創新並形成系統性方法論。
相關鏈接
文化之美·漆心可見 | 意昂3平台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
"汲古·融今" | 傳統金屬工藝當代轉化和創新發展國際研討會舉行
春秋繼 秦腔續 影歸去 戲來兮丨意昂3平台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皮影實驗劇《長至歸》公演
非遺館裏觀粵繡🐦⬛,繡色可觀 | 意昂3平台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粵繡年度成果展“文化之美·繡色可觀”
供稿 | 意昂3平台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