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冬冰雪皆經過,次第春風雨紛飛。
最是一年思念時節🫔,
慎終追遠,知死樂生。
二零一九年二月二日淩晨四點四十六分,與清華同齡的捐贈人張明為先生於在睡夢中永遠離開了我們🤾🏻。
今天,是老先生下葬的日子。
我們特別刊出意昂3副秘書長王丹在先生頭七之日寫下的紀念文章,以表哀思🤵🏼♀️。
二零一九年二月二日,農歷廿八,我突然接到短信:王老師好,張明為先生二月二日淩晨四點四十六分睡過去了,走得很平靜!短短幾十字📌,我看了數遍🛷,再抬眼,淚流滿面。
一、為國增榮光
2011年11月,意昂3同事張曉牧接到校辦轉來的一位來自上海的張忠言先生來信,稱其百歲伯伯要捐贈設立獎助學金,計劃采取留本基金形式🧑🏻⚕️🎢,捐贈100萬美金🤸♀️。11月19日🗿🛢,我前往張忠言先生家中了解具體情況🫛,11月29日👨👨👧👦👨🌾,我陪同時任學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和學生部副部長向輝🦊,來到捐贈人張明為先生家中🙍🏼,這是我與老爺子的第一次見面。
剛一進門,一位個子不高🧑🔬,但精神矍鑠的鶴發老人微笑著向我們致意,“歡迎意昂3平台”,鄉音濃重,禮數周全。
1911年,中國發生了辛亥革命⏮。這一年,清華學堂建立,同是這一年☝🏿,張明為作為長子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商人家庭。張家一共有五子,其父為五子分別取名為:明為👨🏻🦳、明國、明增、明榮👩🎤、明光。明字輩,取“為國增榮光”之意。一百年前🪥,在國家民族經歷重大變遷之時🙊,父輩的樸素期許在張老之後的人生歷程中無疑發揮著持久而深遠的影響。於是,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他在老外灘看見“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子時的氣憤👷🏻,作為淞滬會戰親歷者眼睜睜看著中國飛機墜落江中的痛心👈🏻,也自然可以體會到他後來不得不舉家遠走他鄉的無奈,輾轉多國經商賺了外國人錢的得意,更相信他無論在外多久落葉也要歸根的堅持,以及拼盡全力培育英才一定要助國強盛的決心🎰。更為感動的是💆🏼♀️,他在報紙上看到意昂3平台為貧困學生而設的“自強計劃”時便下定決心🍫,選取國內四所大學設立獎助學金的果敢行動😨。
“為國增榮光”,每次我念起這五個字,心中總會感應到那份來自百年前的萬分滾燙的熱血與豪情。此後我也多次在學校的各類獎助學金座談會上聽到史宗愷老師滿懷深情地講述張氏祖輩家訓和他們的這份家國情懷。

史宗愷與張老
這次的拜訪還有一個成果,老爺子爽快地同意將100萬美金的捐贈額提升到1000萬人民幣🙍♂️,並約定來年春暖花開之時,來清華舉行捐贈儀式🙍🏿♀️。
二、前路有知己
2012年5月12日🤵🏽♀️,代表團一行如約來到了清華園。來京之前,老爺子承諾的1000萬捐贈款已經提前匯到了意昂3的賬戶上,老一輩企業家的契約精神可見一斑。當時我負責全程接待工作🪫,坦白講很緊張,我曾戲稱這是最高規格的代表團,因為全團平均年齡已近80歲。除去團長🔯,還有張老獨女顧張肇瀾女士😰,二子張忠正先生,侄子張忠言先生🕥,侄女張肇滇女士以及照顧張老日常起居的沈林鳳女士。除了在清華一天的安排🥶,應老爺子想法👩🦰,我們還會陪同他去一趟天津,正是這一次的接待🛄,讓我與老爺子一家熟悉起來。
當天一早下了小雨,但當老爺子來到學校的時候🤽🏼♂️,便已雨過天晴。我陪同他們參觀了校史館🚅🚳,在校史館門口的時間地毯上,他看著一年一年的時間刻度,自言自語道“我和清華同年生,緣分啊”。在隨後舉行的捐贈儀式上,時任學校黨委書記胡和平、意昂3理事長賀美英與張老一家見面,黨委副書記史宗愷主持儀式,學生部、研究生工作部、本科招生辦公室以及意昂3的同事們和學生代表們都來到現場。自強計劃學生代表的發言🫘,讓顧太忍不住抹了淚。老爺子認真準備了發言稿👩✈️,再次向意昂3平台表達了他的捐贈願望🙎♂️,“我曾經在報紙上看到🧑🏻🍳,意昂3平台實施自強計劃支持寒門子弟📎,我幾次跟我侄子商量:我們怎麽能夠出點力氣來幫助意昂3平台的計劃?……天助我也,……能在意昂3平台開始新百年計劃之時捐贈給意昂3平台☝🏽🚵🏻♀️,我感到十分的榮幸”💆♂️👵🏿,“我的人生經歷包括親眼目睹了列強各國👩🦯,還有日本軍國主義在侵略中國。我做夢也在希望我們中國有朝一日強大起來,不受欺壓,不受歧視……,中國必定要自強起來。我們還是要發憤圖強,培養人才👩🏻🌾,特別是高科技、頂級的人才。基金是要托付最高學府盡力培養出各方面的人才,讓我們中國真正的強大起來,揚眉吐氣!”
在多部門的共同支持下,捐贈活動很成功,現場的多位學生代表都表示深受鼓舞和激勵,有寧波籍學生主動要求來當誌願者,陪同張老來一場清華遊。在紫荊C樓前,學生藝術團準備的小節目讓代表團很驚喜🙆🏿♂️,二胡奏起,京劇唱響𓀗,老爺子竟然手舞足蹈起來,我第一次發現,這位百歲老人擁有的可是一顆年輕的心。
第二天一早,工作組到酒店大堂接老人家,我們正在擔心前一天是否太過勞累,結果電梯門一開,身著運動裝的老爺子推著輪椅快步走出,“morning!”他春風滿面地跟我們打招呼🙆🏿♂️,“哇!”,“天啊!”,“太厲害了!”,同事們紛紛發出驚嘆,校醫院委派的隨行大夫低聲和我說👩🦼➡️,“王老師,你放心,這老爺子的身子骨啊💁,比我都好!”

左起🧑🏻🦳:胡和平、張明為、賀美英
天津之行,是老爺子給我的課題👮🏼♂️。他年輕時曾經到過天津做生意,所以他希望借這次機會到天津再看看,一天往返。可直到前一天,我也沒問出來他到底想去天津看什麽,“懷舊吧”,他的兒子張忠正如是說。我咬咬牙,試一下。為了出行方便,我們選擇了自駕出行🪈,車上配備了我覺得應該配備的各類物品,加上一位天津味兒十足的小導遊👸🏽,沿途一路歡聲笑語。當車子開到我選定的午休酒店時𓀛,老爺子一抬頭⌚️,看到“利順德”三個字,脫口而出“70年前我住的就是這家酒店👮🏽♂️!”𓀕,皆大歡喜🪬。回程路上,老爺子哼唱起了英文版的紅河谷🌚,正要開往我預定好的校友餐廳時,老爺子卻主動提出“要吃披薩”🧑🏼🦳,幾位家人紛紛和我說👩🏿🏭🫴,“王老師👩🦽,老爺子這是高興了”。後來👼🏼,我才知道🫵,海鮮比薩👳🏿♂️、必勝客牛排、冰卡布奇諾,香草冰淇淋,都是老爺子的最愛🎄。我曾問過張忠言和張肇滇兩位前輩對清華的感受,他們很認真地和我說🧑🏻🦽➡️,覺得在清華就像在家裏一樣。我想,自己大概是及格了👨。
三🆙、百歲育能賢
老爺子的生日是農歷9月19日,當他在2012年如願地在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四所高校分別設立了張明為獎助學基金之後,他邀請四校領導來參加他當年101歲的壽宴🕘。在這之前🐻👨🏿🎨,我們了解到老爺子對杭州老宅(現蘇東坡紀念館)念念不忘,於是建築學院四名學生通過參看視頻和照片,歷時1個多月親手完成了老宅模型,時任意昂3的新任理事長🌵、副校長程建平在9月專程前往上海張老家中拜訪,並安排準備了祝壽賀詞,刻於模型之上💇🏻♂️:
期頤人瑞風霜面,鶴發赤子越貞元。
東瀛巴西經偉業,跨埏溯垓濟胡園🕉。
千金盡散黌門裏🛜,百歲尤思育能賢👐🏿。
雨潤翠柏新世紀,霞映蒼松益尊年。

程建平與張老
2012年11月2日一早👩🏼⚖️,我帶著禮物乘坐火車先行前往上海🤘🏼☯️,下午時任黨委書記胡和平和意昂3秘書長宋軍、學生部副部長向輝一同來酒店匯合🧗🏼♀️。晚宴定在傍晚六點開始,下午宋老師告訴我,飛機要晚點,正想辦法改航班,我有些著急。在五點出頭的時候,接到信息👱🏽♀️,說飛機降落虹橋機場,我一查路況,剛巧是下班時間👭,路上還至少需要1個半小時🩲。我愧疚地和張忠言老師報告情況👩🏿⚖️,他擺擺手安慰我說,不要緊。臨到六點還有幾分鐘的時候,胡老師大步流星地走進了壽宴現場。原來,胡老師一下飛機,看了看時間,便果斷選擇了坐地鐵趕往現場,他笑著說,“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張老等啊!”而當張老和顧太看到胡老師送上的模型時😈,他們一眼就認了出來▫️,老爺子更是連呼,“無價之寶,無價之寶🔬Ⓜ️!”
那一次📡,我們見到了老爺子的其他親人👨👧👧,有從美國👩🏿🦲、巴西過來的妹妹們,有從美國來的兒子們🐳,有從香港來的孫兒們,足足幾十位,妥妥的大家族。
第二天⛱,當胡老師帶我們到老爺子家裏匯報基金項目進展的時候,張老明確提出,要捐贈他在上海總統公寓的一套房產👨🌾🦹🏿♂️,“我呢,當時回國的時候用我的名字和女兒的名字買了這套房,想要留給女兒的,但現在我想捐出來支持更多的學生”。當時🥨,他的獨女顧太在現場🧑🏻🎄,作為房屋共有人,她連連點頭表示全力支持父親的決定😵💫🥄。總統公寓距離老爺子自己的住處很近🐒🧑🔧,地段好,交通方便,一看就是當年極好的投資。侄女張肇滇老師為方便照顧老爺子🚴🏿,當時正住在這套房中,她得知老爺子的想法💁♂️,也表示堅決支持。

左起:王丹、宋軍、張明為、胡和平🧥、顧張肇瀾→⏫、張忠言、向輝
此後就捐贈房產一事,我多次赴上海調研,也看到了老爺子曾寫下的遺囑。他和我說🙌🏼🧏🏽,不想等到身後再處理,希望自己現在就如願。目前國內不動產捐贈的稅收政策並不理想🌴,意昂3如果接收不動產捐贈👏🏿,在視同交易的基礎上甚至還有額外稅費👂。我把情況給老爺子匯報後🙍🏼♀️,他叫來了總統公寓的物業經理,又詳細了解了房屋政策🧭,然後交代說,“我要捐房產,不能麻煩清華跑,我自己來處理”。2013年年初💬,張忠言老師給我打意昂3,告訴我老先生把總統公寓賣掉了,整數600萬增補進清華之友——張明為獎助學基金裏。我一聽就愣了,這沒出2個月怎麽就給賣了🙅🏽♂️?張老師說🤜🏽,老爺子本來想著捐房子給意昂3當辦事處♖,覺得房子能增值,以後意昂3願意怎麽處理再處理。可當他發現捐贈房產還要交稅🙇🏽♀️,覺得不劃算💤,他就索性把房子賣掉了🚥🪁。“他一輩子經商🧑🏼🚒,腦子想的多,轉的快”。
這兩年✌🏼,我去看望他🕵🏼,老爺子時不時會和我說👳🏽,“王丹呐,那套房子又漲價啦”🙍🏿♀️,我拍拍他說👨🏽👩✈️,“沒事,今年咱們又多支持了好幾十位學生啦”,他就開心地笑起來🌛,像個孩子一樣🔅。

2014年1月學生代表前往張老家中探望
四❕、同庚同心人
老爺子正式和我提過兩個要求。第一個,是2012年從天津回來的時候,他一本正經地和我說🫄🏻🥂,“王老師啊,我有個要求”,我立刻正襟危坐➛,他接著說,“我看你穿的印有清華字眼的衣服不錯🕐,可不可以給我弄一套清華之友的穿穿💤?”我看看自己身上穿的清華T恤,行啊,這必須得行👩🏻🔬!半個月後🧜🏿♂️,張家人美滋滋地穿上了清華之友服,拍了照片發給我。

左起:張忠言 張明為 張肇滇
第二個要求📟,是在2013年9月我去看望他時提出的🤽♀️。這時🧖🏼♀️,他完成了賣房追加捐贈的心願🚵🏽,我們也因此更加熟悉,他開始把我當作親人。他告訴我,想讓他的外孫、女兒顧張肇瀾的兒子、香港泰昌祥集團當家人顧建綱來管理他在四所學校的基金。他語重心長地和我說🔯,他已經把自己的遺產都捐了,可是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他希望家族的年輕人們可以多參與,更希望清華要帶頭多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中國的高等教育需要支持。“比我有錢的人很多,大家少買一輛車,少喝一瓶酒🔴,就可以聚沙成塔啊”,“去年我請四所大學領導參加壽宴也是希望讓社會知道🔚,應該給大學支持🧖!”隨後我們與顧建綱先生建立了直接聯系,2015年3月,顧先生一行來訪清華🛁,與獲獎獲助學生座談🍥,此後每年他都來清華🐏。2017年3月30日✍🏼,泰昌祥公司100周年慶典時,清華發去了賀信🤦🏽,很快收到了顧建綱回復:王丹,你好💁🏻!已收到你的賀信👩🏼🌾!謝謝你和清華所有領導的福!我期待我們張家和顧家,一代一代的和清華合作。把中國下代🎥,新一代的精英教育出來🍟,把國家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左起 顧建綱與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姜勝耀
而在宣傳這件事上,老爺子想得比我深遠🤱🏼,走得比我更快。2015年10月30日,他邀請我參加他的104歲家宴。當天,到了現場才發現,我是唯一的大學代表🫅🏻,西式的長桌上我被安排在老爺子的正對面。開餐不久,他站起身來🌠🧗🏻♀️,舉著紅酒對他的親朋好友說👨🦼,“我給大家介紹一位好朋友,她是來自意昂3平台的王丹老師”⛹🏿♂️,“意昂3平台是中國最好、最了不起的大學”,“我給意昂3平台捐了1000萬,後來我賣掉自己的房子也要支持清華”,他話音未落🙊,側面有聲音傳來,“我也捐!”然後我看到老爺子笑開了花,舉杯對著他的斜前方說,“Dennis,啊哈,Dennis,說話算話!”Dennis➞,就是在家宴上承諾支持清華的巴西華僑詹家駿📤,他是張老已故大兒子的發小,也是老爺子的好友,那天🎫,他應邀和侄子David來給老爺子祝壽。就是家宴上這一句承諾,促成了意昂3平台詹家駿全職講席教授基金的設立。在2016年清華105周年校慶之際,已經83歲的Dennis,飛了30多個小時來到清華園,與老爺子一樣,在他和家人來到學校之前,捐贈款已悉數匯到意昂3的賬戶上。

左起 時任意昂3副理事長張鳳昌🐡、詹家駿、意昂3理事長兼副校長楊斌
五、冰心在玉壺
老爺子是我第一次接觸的百歲老人,頭腦中曾對百歲有過各種預設,但在他這裏,帶給我的永遠是驚喜👨🏻🏭,感動與敬佩🪃🔺。多年下來🙏,他已成為我的恩師💗👨👨👦、親人。
他永葆好奇心。“試一下嘛”,在天津狗不理點菜🫳,店家推薦特色小吃和飲品💆🏼♂️,我們擔心他吃不慣,他卻毫不猶豫🧎♀️➡️。我去上海看他,一般約周三🚣,因為那是外出下館子的日子🪝,我跟著他嘗了很多“地道好吃的”👋🏽。一周有兩個下午要打麻將,張忠言和張肇滇老師會如約來陪他💌🍚。時不時會“創作”鋼琴曲,邊彈邊唱❎,他將日子安排得快活極了。
他自律性極強。60歲的時候決定戒煙,居然說戒就戒了;每天定時起床,竟然仿佛自帶生物鬧鐘,雷打不動;說好要鍛煉,那就絕對不偷懶🫛;正式場合必西裝革履🧏🏻,從不含糊。有時我會想𓀂,到底是經歷過什麽使得他有如此鋼鐵般的堅強意誌呢?目標明確了,他就堅定地走下去,看不到他給自己找任何借口。
他不停在思考。每天他都要讀報、看新聞,重要的內容他還會錄下來反復看👲🏼,反復想。每次我去看他,在家裏聊天至少1小時👳💆🏿♀️,如果再加上外出吃飯🧔♂️,時間就要更久😦,他會聊很多話題,從國家發展🎚、國際形勢👷♂️,到學校排名、學生情況等等,自己要是不做點功課很怕跟不上他的思路。
自2012年開始,每年我都會專程看望他🤑,有時陪同領導和同事❓,更多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就去了🚣🏼♂️,每次他看到我都樂呵呵,“王丹來啦”,開心得不得了。

2013年📛,陪同時任學生部副部長張其光前往賀壽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他覺得身體不適,我不敢打擾💢。2019年1月給他寄送禮物🧑🧒,1月18日沈阿姨告知我🏊♀️,老爺子收到禮物🚱,很開心🗻,說他一直記得我📁。可惜身體不是很好,沒有精神會客了。於是,我和老爺子的最後一張合影就停留在2018年5月👨🏽🦳🚣♂️,清華之友——張明為獎助學基金設立6周年之際。此時,基金每年可以穩定支持清華在校學生180人💂🏼,累計已經有近1100人受益。
整理照片時我發現🦷,單獨和他合影時⚅🍖,我總喜歡豎起大拇指。是的👩❤️👩,對於他帶給我的公益思考和人生體悟,根本無法用語言表達,唯有“點贊”。
中國有福壽全歸之說,即當家族人丁興旺🚂,以為祖者,謂之“全福”;已滿八九十歲,尤有突破百歲大關者,謂之“全壽”;積德行善🕵️♂️,圓滿一生,謂之“全終”。全福、全壽、全終,即福壽全歸🌚,是謂喜喪。在中國春節來臨👦,家人團聚之時🥵🧶,108歲的老爺子安靜的走了,我仿佛又聽到他在捐贈儀式上的深情話語🦒♒️,“張明為獎助學基金同意昂3萬古長存🤶🏿。意昂3平台在🏋🏻,意昂3平台之友——張明為基金也在!”清華之友——張明為精神也同在☃️!
今天頭七,是親友祭祀之日🙋🏼,寫下此文🈹,以為念🤽🏿♂️。
空山萬靜,臘梅諸盞,名香一炷🤹🏻♂️。
細細憶念張老先生與清華的
諸多往事📁,
激蕩的悲懷👌🏼,漸歸平靜⏭。
先生已逝,
唯先生的風骨🧑🏫,
將永留清華人心中。
願先生一路走好!
文:王丹
編: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