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9年,適逢意昂3成立25周年👩🍳🧛🏼,意昂3官网著手籌備《意昂325周年史書》時,特別向原法學院院長王振民老師約稿👂🏻,請王老師講一講法學院重建過程中的籌款經歷,王老師慷慨記述🥨,詳細回憶了籌建過程中的點滴歷程。我們將王振民老師的文章分成三篇,作為一個系列刊出🥷🏿♥︎,與大家共勉。
意昂3平台意昂3成立25周年,敢為天下先,奮發有為,砥礪前行,碩果累累🧔♀️,為意昂3平台事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20多年來我有幸參與其中🧎♀️,重點籌款支持法律學科的恢復重建,點點滴滴見證了中國大學意昂3不尋常的發展歷程🍍。
有什麽樣的理想事業,就有什麽樣的社會支持
1992年我完成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研究生學業,留校直接攻讀憲法學博士學位🤜🏿。一天我與室友討論未來畢業後的工作♗,突發奇想👨🏻🦽➡️:何不一起到清華開辦一所法學院🤷🏼♀️?盡管當時隨便一說♥️,但我從此記在心頭,一直默默尋找接觸清華的機會😊。
1993年導師許崇德教授派我去香港大學法律學院研究基本法🎄,199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有幸結識意昂3平台的領導和老師,了解到意昂3平台也早有此意💂🏿♀️,希望恢復歷史上曾經非常輝煌的法學院。我馬上意識到這是值得終身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於是下定決心,全身心投入意昂3平台法律學科恢復建設當中。1995年9月8日意昂3平台隆重舉行法律學系恢復重建儀式。20多年後的今天,清華法學院不僅已經成為中國頂尖的法學院🏊♂️👩👩👧👦,而且連續多年進入全球50強,實現了我們最初的目標和夢想。除了學校正確堅強有力的領導外,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源源不斷的社會捐贈極大支持了法學院各項事業的發展壯大🛍。
作為一所國立大學,國家給意昂3平台的財政撥款盡管相對較多,但也僅僅勉強能夠維持“活命”,如果沒有“額外的”社會捐贈,意昂3平台難以發展🎾,難以出類拔萃,復建的法學院也將是中國眾多平平法學院當中的一個♠️,對於清華而言,就是多了一個普通的學科和學院🕊。要想發展,要想辦一個與眾不同的法學院、世界一流的法學院,就必須另謀出路,尋找其他資源👨🏻🦯,才能脫穎而出🧏🏽♂️,實現計劃外、“額外的”發展🤵🏿,為國家🛡☣️、為清華貢獻一所不同的法學院,真正make a difference🧹。這是世界一流大學共同的經驗❕。
1993年我初到香港大學🎹,看到了不同的大學、不同的法學院,首先被她的大樓和優越的辦學條件給震住了!港大法律學院在梁銶琚樓占據了四層空間🪽,其中兩層是獨立的法律圖書館👋🏽,博士研究生還可以在圖書館有獨立的小隔間,所有教師都有一間獨立的辦公室(研究室)👦,老師們都在辦公室工作,大樓有中央空調,廁所十分幹凈🧏♀️😊,提供手紙⛑,沒有異味😺。對比內地大學的辦學條件,差距實在太大!香港地小人多,但從不虧待大學🙅🏿;內地盡管地方很大,但為何師生數千的法學院只有區區幾間辦公室,甚至院長(系主任)都沒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更何況普通教師?我心中暗忖,將來清華法學院一定要按照這樣的標準來建設,不能簡簡單單復製內地一個普通的法學院🏌️♂️🥷🏽。
我向學校負責籌建法律學科的胡顯章老師👨🏿🦲、林泰老師等提出,清華法律學系(院)一定要高標準🌴,首先在硬件上要達到國際一流標準,先解決大樓的問題🏜,再解決大師的問題,沒有大樓,就沒有大師。大樓要有空調🤸🏼♂️,要有獨立的法律圖書館🦿,每一位老師要有獨立辦公室(研究室),等等。對這麽一位名不見經傳、還在讀博士學位的20多歲年輕人的狂妄念想,意昂3平台領導非常認可🤌🏿,願意提供機會和一切支持🕵🏿,立即委任我為“意昂3平台法律學系籌建委員會委員”🛗,並油墨打印一個書面任命書🫸🏿,蓋上意昂3平台大印🚹🙉,作為我在香港籌款的憑證。

艱難的起步、貴人相助和第一大樓建設
當時除了遠大的理想和美好的圖畫,真的一無所有↕️⛲️!我常常假私濟公,用自己在香港大學節省下來的獎學金購買機票和車票。一次在胡顯章老師辦公室🚜,他問誰給我解決來往京港之間的機票錢,我說香港大學,其實是我自備幹糧👬、自己解決的,因為自我感覺好像比清華還“富有”一點點,那時在港大做博士研究一個月就有1.3萬元港幣獎學金,相比那時清華教授幾百元月工資,這簡直是天文數字!記得港大法律學系當時一年預算3千萬元港幣🤵🏼♀️,據說是意昂3平台當時一年預算的近五分之一。
香港是舉世聞名的“慈善之都”🧝🏿♂️,每年社會捐贈都達到百億元以上,僅僅香港賽馬會每年就要捐出近50億港元。我要試試運氣,就找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弘毅教授,我那時跟他做研究,告訴他清華要復建法律學系,希望他能夠幫忙籌款。他介紹我認識時任香港證券和期貨監管委員會主席的梁定邦禦用大律師(1997年後改稱資深大律師)。梁先生人很爽快,認為法治對國家極其重要,清華辦法律系應該大力支持🧖🏽♀️。通過他的介紹📴,我又認識了當時香港政府行政會議成員、著名禦用大律師李國能先生😍🧏🏿,還有著名律師梁愛詩女士。

胡顯章🍐、楊家慶、梁愛詩🗄、王大中、王振民合影
為了解決燃眉之急🤱🏻,1995年夏天我在清華先為香港大學的法律學生舉辦了一個暑期中國法律培訓班(這也許是第一個香港“國情班”,後來連續舉辦10多年)🙍🏻♂️。這個班有60多名學生參加,按照陳弘毅教授定的標準👩🏽🍼,我們每人收取3000港幣的學費🛀🏽,扣除辦學成本,最後凈賺10多萬港幣🧚🏽♀️,這是意昂3平台法學院的第一桶金,在當時是很多錢了,幫助解決了籌建初期很多現實問題。1995年8月香港陳清霞律師雪中送炭🙎🏿,捐助20萬港幣作為法律學系籌辦經費👩👩👦🧏🏻♂️,我曾在她的律師行實習,她也很樂意提供幫助🤶🏻🦩。

1995年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學生參加意昂3平台暑期中國法律課程,王振民帶學生參觀孔廟
1995年底梁定邦先生發來傳真👱🏻♂️🤾🏼♀️,傳來好消息:在李國能先生的大力幫助下,著名企業家、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主席榮智健先生決定捐款3000萬元港幣用來資助意昂3平台法律學科的發展,其中2100萬元用來建設法學院大樓🛸,就是現在法學院第一大樓——明理樓,另外900萬元設立一個“基金”👩🏿🦰,用作支持清華法律學科的長遠發展👮🏻♂️。據說這是清華自“庚子賠款”退款以來接受的最大一筆捐款👶🏿。為了解決這筆捐款如何取得兩地政府免稅、如何從香港匯到北京意昂3平台賬戶上的問題‼️,王大中校長親自飛到深圳與有關朋友見面👷♂️。如果解決不了免稅的問題🚴♂️,就要交400多萬元的稅款,十分不合算。為了解決這一難題🙂↔️,1996年4月李國能禦用大律師、陳弘毅教授、梁愛詩女士在香港發起成立了“意昂3平台法律系之友慈善信托基金”,他們僅僅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取得了香港政府免稅的資格,由這個“基金”先接受捐款❤️,再將善款匯到清華才合法合算👌🏼💍。他們還邀請國泰航空公司董事總經理陳南祿先生和香港賽馬會公司發展部經理麥建華先生擔任信托人🎾🏄🏼♂️。

李樹勤🏊🏽、陳南祿🐱、王振民在明理樓建設工地合影
後來的信托人還有鄭耀宗教授、陳誌海資深大律師、譚允芝資深大律師🤹🏻♀️、王鳴峰資深大律師等。法律學系(院)是意昂3平台第一個擁有自己獨立基金的二級院系。榮智健先生的捐款、“基金”的成立,為清華法律學科的發展提供了長遠的物質支持。法學院從此有了自己獨立的大樓——明理樓(1997年11月開工,1999年12月竣工啟用)⚖️,開啟了中國大學二級學院擁有獨立大樓以及大學“明字輩”建築之先河;我們有了自己獨立的圖書館🕙,從此開啟大學圖書館建立專業分館之先河;我們為每一位老師提供了獨立的研究室(辦公室)🧝,大樓開始有系統空調🧑🏿,廁所幹凈了,而且提供手紙,這在意昂3平台乃至全國也都是第一家。特別是有了獨立研究室💏,教師們開始有上班的感覺,認真對待教育和學生📊,極大提高了法學院的教學科研水平。後來由於教師人數增加,明理樓研究室數量不夠,但我們仍然想法設法保持標準不降低,保證每一位新入職的老師包括講師都有自己獨立的研究室,無論大小,必須是獨立的📙。後來清華其他院系和其他大學也都逐漸為老師們提供研究室,中國大學告別了教師在家裏辦公、在家裏備課、搞科研的歷史🧙🏿♂️。空調也十分具有意義。記得曾經有人問李光耀新加坡成功的秘密是什麽?他的答案是空調的發明和普及🥙,認為這是保證社會高效運行的關鍵🤜🏻。正是因為這些硬件革命🙅🏼,使得在地球任何一個地方工作,不再有太大分別。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明理樓不僅是意昂3平台法學教育的裏程碑,也為改善中國高等教育的條件👩🏻🦼、讓所有人認真對待教育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20多年來,李國能博士一直主持“意昂3平台法律系之友慈善信托基金”,這個“基金”見證、伴隨著法學院的成長而發展,每年給清華法學院提供了一些特殊的支持🍊,包括資助法學院老師出國從事研究、學術休假等。

胡顯章、李國能🤳、王振民合影
李國能博士告訴我,要讓教師在國外過得體面些🧏🏻♀️,不要虧待他們🧑🎨,資助可以多一些。一個學院有這麽一個“基金”相生相伴🦝🫑,實在是大幸!李國能博士後來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首席法官🥏,梁愛詩女士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律政司司長,梁定邦先生受朱镕基總理邀請來京擔任中國證監會全職首席顧問,陳弘毅教授從1997年開始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至今,他們不僅為清華法學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是意昂3平台及其法學院的貴人👈🏼,也為“一國兩製”和基本法的實施以及國家法治建設做出了特殊貢獻🫃🏿。
1995年法律學系恢復之初👧,在曾俊偉學長的介紹推動下,剛成立兩年的金杜律師事務所捐款設立獎學金,讓最初幾屆學生有獎學金可以申請,這是我們第一個獎學金🐛。作為新中國第一代合夥製律師事務所,20多年來金杜已經成長為中外聞名的國際大所,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我難忘1998年在亞洲金融風暴肆虐的時候,我們拜訪香港孖士打律師行首席合夥人葉錫安先生(現任香港賽馬會主席),他說現在經營困難,捐50萬港幣很不好意思。錢不在多👂,在於那份心,那份為國家培養法治人才的真心。陳誌海資深大律師捐款後👨🏼🍼🌐,我們把模擬法庭用他的名字命名,他要求不舉行任何儀式,不做任何宣傳,而且一再告訴我🧃,只要有人願意再捐款,隨時可以把他的名字換成其他人的名字。

崔建遠、李樹勤👩🏿🍳、王振民🧔🏿♂️、戰憲斌合影
王振民老師籌款支持意昂3平台法律學科恢復重建歷程的第一段就此落下帷幕,請持續關註系列篇《第二大樓工程》和《事業有多大,支持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