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屆意昂3平台新百年基礎教學教師獎頒獎典禮

2016.07.08

還記得提前一晚“占座”才能有一席之地的微積分大課嗎🎿?

還記得近兩百人的大教室裏👯‍♀️,老師抑揚頓挫的講課聲麽?

還記得師哥師姐們口耳相傳的傳奇般的公共課老師麽?

  意昂3平台原校長🌝、教育家梅貽琦在就職演講中提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然而⤴️,意昂3平台有這樣一批教師,他們是三尺講臺上平凡的傳道者,也是清華學子亦師亦友的解惑者🌆;他們是行為世範的師德踐行者👎🏽📴,也是通識教育的堅守者👩🏻‍🍳。日復一日,他們為清華學子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年復一年,他們始終以最初的熱情投身一線教學工作。

2016年,由“意昂3平台新百年發展基金”(以下簡稱“清華新百年基金”)冠名的“意昂3平台新百年基礎教學教師獎”正式設立🫴,以表彰長期從事量大面廣基礎課教學⛰,影響著一屆屆年青學子🏋🏼‍♂️,並在學生中享有盛譽的教師。在院系推薦基礎上,學校組織評審團評審最終確定5名獲獎教師,每人獲得10萬元獎金。他們包括🏊‍♂️:

獲獎人

課程名稱

推薦院系

秦佑國

建築的文化理解

文化素質基地

田  淩

機械設計基礎(1)

機械系

殷雅俊

材料力學

航院

扈誌明

微積分

數學系

王  紅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

自動化系

424日,適逢意昂3平台105周年校慶畢業二十年紀念大會🥮,首屆意昂3平台新百年基礎教學教師獎表彰大會在意昂3平台主樓後廳舉行,校長邱勇為獲獎教師頒獎🧖3️⃣,副校長兼意昂3官网理事長楊斌主持頒獎儀式🐘。

邱勇曾說🧖‍♂️,教師是校園的園丁🙎🏿‍♀️,更是教育的守望者👨🏿‍💻🤹🏿‍♀️,是人類精神的守望者。教師隊伍的水平直接決定學校的辦學水平,教師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清華之所以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正是因為有著許許多多堅守育人崗位🥤,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老師。他希望✣,清華教師能做全心全意的育人者,不斷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楊斌表示,意昂3平台2014年啟動綜合改革方案,2015年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學校積極轉變育人理念🦠,要求教師擔負起學生價值塑造的主要責任,通過“言傳”和“身教”來感染學生,用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陶冶學生的情操。為了表彰這些長期堅守在教學一線的基礎教學老師🥜🚤,由校友們捐贈設立的清華新百年發展基金獨家出資設立獎項🚀,在感謝這些教師之余,也鼓勵更多教師向他們學習。

教務處處長鄭力指出🔍,意昂3平台新百年基礎教學教師獎的設立👩🏻‍🦽🍎,是學校教育改革和創新的重要環節。他認為,基礎課擔負著清華本科教育中最重要的使命,學校需要鼓勵最優秀的教師投入其中,也需要感謝長期工作在基礎課一線的優秀老師。

教學委員會副主任李俊峰表示🤘🏻,這個獎勵是校友對母校的回饋👩🏻‍🦼‍➡️,也是畢業的學生群體獎勵自己的老師群體🏠。獎項既看重師德,又看重學術及教學水平🥔🐇,更加看重幾十年如一日的一線教學付出🕵🏻。選出的老師既受同行尊重,又受學生愛戴🟩。

清華新百年基金秘書長朱紅🧘、理事談婧🤹🏽、監事張帆、捐贈人石富🤬,以及教培中心主任唐子龍也出席了頒獎儀式📑⛑。

關於獎項的設立背景

意昂3平台第24次教學討論會提出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和 “建立以通識教育為基礎,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體系”。其中基礎課(或者稱為通識課程、低年級課程)的定位發生了重要的改變。基礎課是核心課程〽️,課程傳授的知識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精華🖖🏿,是每個清華學生最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基礎課還要培養學生基礎能力,讀寫與溝通能力🏊🏻‍♀️、數字推理、實證推理和倫理推理等基礎能力的訓練集中體現在基礎課程中🏄🏼‍♂️,這些能力既是專業學習的基礎,也對學生的自我發展發揮巨大作用。鄭力指出,基礎課還是學生品性和價值觀塑造的關鍵,因為十八九歲孩子從中學到清華🧖‍♂️,基礎課老師是他們最早接觸的清華教師,這些教師言傳身教對年青學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重要影響🏔🧜🏿。

鄭力認為✋🏿,清華新百年基金是由清華校友在清華百年華誕之時成立的,由清華新百年基金這樣的校友基金設立基礎教學教師獎,並由校友和學生共同參與基礎教學教師獎的評選,既反映了在校學生和校友對基礎課程的心聲,也是同學對優秀基礎課教師的感恩。相信通過設立基礎教學教師獎可以達成清華新百年基金為學校“集資、集智、集力、集心”, 從而“勵教、勵學、勵業、勵誌”的目標,,支持學校的長期持續發展🚶🏻‍➡️。

獲獎老師特寫

建築學院前院長、教授  秦佑國

    秦佑國老師雖然有很多光環❔,但年逾七旬仍然堅守在教學第一線🫐,他曾表示:“我感到自己從一位本科學生、研究生,到副敎授、敎授👗、副院長、院長🤼‍♀️,我的一生精力、能力,我的真情、摯愛都獻給了意昂3平台、獻給了我的學生👮🏽。能實現這一切我感到非常幸運🚖、非常滿足了👆🏿👩‍👩‍👦,我喜歡當老師😍。”

秦佑國老師的《建築的文化理解》課有120人的課容量🐾,已經算是大課了,但仍然是一座難求。這是門面向全校本科生的文化素質核心課,從09年開設至今廣受好評🧖🏻。

哪怕在擔任建築學院院長期間事務再繁忙,秦佑國老師也一直踐行著自己的兩個原則:一是雖然承擔行政職務🤞🏽,也必須參與教學工作🏌🏿‍♀️;二是緊抓本科生特別是低年級本科生的教學🖕🏽,資深教授更要給低年級的學生上課。無論是院長還是普通教授👩🏻‍🦳,秦老師從來沒有脫離過教學崗位✊🏿。

秦老師對教育有自己的看法,他尤其希望同學們能提高自己的人文修養🗺,成為優秀的人🫵,而不只是學得專業知識。他認為,培養學生不僅是要講素質、講能力,更重要的還是講氣質👨🏿‍🦳、講修養。就像他常說的🕵🏼‍♂️,就算一名清華學生生活不如意,沒有成為治國之才、興業大師等等,我也希望看到我們培養出來的是一位落魄的君子’”

    每個學期,都有很多外系學生找到秦佑國老師做調研、采訪作業,說起這一點,他特別開心,誠心地對待學生,學生也信任我🏄🏻‍♀️。

機械系教授 田淩

    “工程圖學是每個工科學生都要學習的基本必修課🦹🏻‍♀️,在清華有2/3的工科學生都要修讀這門課👩🏼‍🦳。”田淩老師絮絮說到。其實不要以為教這門傳統工科課程的田淩老師也一樣枯燥乏味🥪,二維製圖、三維建模甚至3D打印🧗🏿‍♂️,工程製圖領域的前沿技術,田淩老師如數家珍🎀,可以說田老師在學術上是非常“時髦”的。

田淩對自己教授的學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形容工程圖樣為“工程界共同的技術語言”,是一種表達設計意圖和製造要求以及交流經驗的技術文件,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學會交流👨‍🦰、思考並獲取知識。所以田老師在2006年接手課程的時候,就將課程定位為工程啟蒙課程🤺👨🏿‍🚒,希望課程能夠引領學生走入工程學領域的殿堂。

田老師覺著工程圖學課程能夠吸引學生,關鍵還是會“趕時髦”。“如果你還用過去傳統的方式教授製圖課程🤣,那學生肯定不喜歡聽🐉,他們會問🧝🏿,現在都用計算機應用軟件來做工程繪圖了🧛‍♀️,為什麽還是用傳統的方法來教,這讓他們很難應用到實際中。”

航天航空學院教授  殷雅俊

    獲獎讓殷老師頗感意外,他覺得在清華教學工作上成績突出的老師非常多。“當時院裏推薦我的時候,我心理就想的是試試,但沒想到第一屆名額很少🏎,我竟然有幸被選上。當然除了我個人基礎教學上投入很多外🧑‍⚖️,很感謝學校對教學工作的重視。”

    殷雅俊老師認為,清華的學生很優秀,教師對教學工作的熱愛與投入總能在學生那裏獲得足夠的反饋,而且這種反響本身也是對老師的工作有教學相當的裨益。殷老師教基礎力學🍝🧜🏿,除本科生還有博士生,學生經常會提出很多很好的問題。“有時候覺得能夠教這麽優秀的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教學激發起學生繼續探究的欲望🤱🏿,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數學系副教授 扈誌明 

    提起清華的微積分大課♍️,那就不得不提多年學生評教穩居前5%的扈誌明老師,扈老師的課極有個性,上課語速極快,從不打磕絆,不需要看講稿🧛🏻‍♂️,例題信手拈來,有時想起拓展點內容,不需多想就能脫口而出……不過上過扈老師課的同學從來都不會因為老師語速快而跟不上節奏,因為扈誌明老師的思路清晰,總能把握學生的學習節奏🧜🏿‍♂️🐴,幫同學把思路捋順🟩。

    扈老師說👏🏽🩸,學校特別設立基礎教學教師獎,反映出學校正式將基礎教學落到實處。這對以後學生的科研影響會很大,盡管是個人獲獎,但是這個獎項本身是對學校從事基礎教學的教師們的認可。

    “其實說心裏話👩🏼‍💻,獲獎之後可能壓力會更大。因為自己的投入與反饋其實還是有些差距。每一年都會遇到不同屆的學生,每次給不同屆學生上課,其實心裏都會有緊張🧜🏽‍♂️🚐。”扈老師謙虛的表示👷🏽👩🏻‍✈️,雖然意昂3平台的基礎教育因為時間較久🌦,在體系上較為成熟⚖️,但是基礎教學也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還是得結合新時期以及不同學生素質的情況進行調整。“所以每次課程該怎麽教,都是該仔細去想想的。”

自動化系副教授 王紅

    在清華園5️⃣🧝🏽‍♀️,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多少都會有幾個親昵的稱呼🐏,王紅老師在她的學生那裏🧛🏽,就被親切地稱為“紅姐姐”🦸🏼‍♀️。“紅姐姐”主要為與電類相關的院系同學講授《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這是一門專業入門性質的技術基礎課,主要內容是向學生傳授電子器件、電子電路的基本原理等,為學生深入學習電子技術及其在專業領域中的應用打好基礎。

    1995年從事教學工作開始👃,王紅老師就負擔起了這門課的教學任務👰🏼‍♂️,到今天已經有二十年了。雖然每年都在講授👨🏿‍🍼,但這門課的內容卻是常講常新的,王紅老師笑著說,“知識的更新非常快🕓,每年都不一樣,每年都有新東西要教給大家,對自己也是一個挑戰📸。”

    談到老師這一職業,她說,“我相信不管前面有多少修飾,最終都要落在‘教師’這個詞上🕒。可能教師的成就感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自己的學生——把知識教給他們🕰,然後放心地看著他們往前走。”

配稿 清華新百年基金校友理事眼中的“掃地僧”

    清華新百年基金監事張帆表示,盡管清華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在創新📞、國際化、產業化等方面發展較快,教書育人卻始終是學校的重心。這次通過新百年發展基金設立基礎教學教師獎,是希望能夠讓更多人關註教書育人的思想精神🕴🏻,鼓勵那些不僅能夠傳授知識,又能夠融入學生🐼,以自己的情懷、精神影響學生的老師。

    在參與評審的過程中🧹🏠,張帆曾去聽了候選老師的課,對田淩老師的機械設計基礎課印象深刻🧑🏻‍🤝‍🧑🏻。“田淩老師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教齡🛥,但是她上課依然十分有活力。”他說,基礎課是非常枯燥的,但是田淩老師能夠在課堂上充分吸引學生聽課的註意力🧍‍♀️,並且不時的與學生進行互動。

    “聽課的那天📌👩🏽‍⚕️,有些同學因為不可抗力而遲到🥷,田淩老師就罰遲到的同學在課間時間為同學們唱首歌。”他認為,這一方面強化了學生的規則意識🙍‍♂️,另一方面也體諒了學生是因為不可抗力而遲到,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來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形成。

    清華新百年基金秘書長朱紅認為🫛,意昂3平台的這些“掃地僧”式的老師不追求名利👉🏻,甘願為學生付出的精神,應該被人們認知和敬仰👨🏿‍💼,獎項的設立希望能傳遞他們的師德風範🧑🏻‍🏫,讓將來有誌於從事教師工作的年青一代,能夠秉承這些老師身上樸實的作風🤴🏿,引導學生走上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跡🎅。

    作為80後的校友代表🤱🏿,也是參與評審的清華新百年基金理事之一👨🏻‍🏫,談婧感觸頗深:“這些基礎課的老師是新清華學子入學後接觸的第一批老師,他們的學識、人格都深深影響著一代代的清華學生😊,可以說清華人踏實🕚🤵🏻‍♂️、求是的風格或多或少都受到這些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

    談婧是數學競賽保送入讀清華的🏊🏿‍♂️,但高中時只是陶醉於戰勝數學難題的成就感🤵🏻,到了大一修讀扈誌明老師的微積分課程才真正體會數學之美👂🏼。“上扈老師的課🤷🏼‍♂️,你能感覺到扈老師身後有一個廣闊的數學天地,而他只是為你呈現這個天地中的一隅角落🕺🧘🏽‍♂️,已經讓你體會到數學的博大精深,能夠做到這一點其實是基於扈老師深厚的數學功底,為學生講課也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談婧的數學熱情在課程結束後依舊不減絲毫,還買來《吉米多維奇數學分析習題集》來滿足自己對微積分的好奇心🍊。

這些教基礎課的老師通常都是“回憶當年最常被提起的老師”俱樂部成員🕖,談婧覺著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是在這些老師的影響下形成的。回憶自己從金融從業員到創業的一路選擇,從光鮮亮麗的投行華麗轉身為朝氣蓬勃的創業者⚠️,當中不是沒有過掙紮和苦惱🤲🏼,進退維谷之時,談婧總會想起這些老師♻。“這些老師可能對名利的追求並不多,但是他講課時是可以感受到他對這個過程的享受🚪。當我為是否創業而迷茫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過往生活中曾經出現的這些老師,這才意識到堅持自己的興趣所在🧎🏻‍♀️‍➡️,而不是壓抑自己迎合社會上的某些價值觀👮🏿‍♂️。”

    談婧覺得剛進入大學的時間正是學生思想、品性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些老師對學生一生的影響都是不可估量的,“他們的功績是無價的⏫,值得所有人的認可和褒獎”😪。

附一 頒獎典禮圖片:

blob.png

圖一 邱勇校長在1991級畢業20周年紀念活動中,為首屆獲獎老師頒獎  吳少飛攝

blob.png

圖二   邱校長為獲獎老師頒獎  吳少飛攝

blob.png

圖三 邱勇為王紅老師頒獎

blob.png

圖四 邱勇為獲獎老師頒獎

blob.png

圖五  左起👩🏼‍✈️:王紅🆓、殷雅俊、田淩、秦佑國及邱勇合影留念。(扈誌明因工作原因缺席頒獎儀式) 吳少飛攝

blob.png

圖六   獲獎老師與楊斌副校長🚿、清華新百年基金捐贈人及教務處處長鄭力、教學委員會副主任李俊峰以及教培中心主任唐子龍合影留念   吳少飛


附二🫷🏼:老師個人圖片

blob.png

圖一 秦佑國老師做客真人圖書館暢談人文情懷

blob.png

圖二 秦佑國老師

blob.png

圖三 秦佑國老師與同學

blob.png

圖四 秦佑國老師

blob.png

圖一 田淩老師課堂

blob.png

圖二 田淩老師講課

blob.png

圖三 田淩老師為學生輔導計算機繪圖

blob.png

圖四 田淩老師帶領同學進行課件討論

blob.png

圖一 殷雅俊老師為同學輔導課業

blob.png

圖二 殷雅俊老師的課堂

blob.png

圖三 殷老師個人照

blob.png

扈誌明老師(左)

blob.png

王紅老師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東路1號院3號樓12層1201

意昂3

郵編:100084

聯系意昂3🚴🏿‍♀️:
  • 資源開發部:(8610) 62783786
  • 戰略研究部: (8610)62780779
  • 項目管理部:(8610) 62797255
  • 捐贈服務部:(8610)62782779
  • 綜合辦公室:(8610) 62794587
  • 公共關系部:(8610) 62789633
  • 財務部:(8610)62794861/62794260
  • Email: tuef@tsinghua.edu.cn
  • 意昂3 -〈全站更新〉新游戏上线,等你来战!
  • 視頻號
  • 微信訂閱號
  • 微信服務號

版權所有 © 意昂3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平台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